华泰视角
首页 华泰视角 文化之窗

奋力书写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答卷

澎湃新闻 2022-07-06 690 分享到: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这是继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目标和2021年10月17日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号召要“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百年变局,着眼复兴伟业,再次给全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发出的时代强音,为新时代的中华文明探源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赋予新时代中国考古的新使命。陕西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强省,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中华文明的溯源阐释,奋力书写出新时代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答卷。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陕西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四个朝代在此建都,留下大量丰富文物古迹,文化积淀深厚。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展现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直接载体,更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史的证据。仅国家首批公布的大遗址陕西就有十四处之多,时间线上横跨了史前及周秦汉唐,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文明发展的骨干脉络。陕西考古近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发掘遗址千余处,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和科研标本。既有百万年的人类遗迹,也有文明曙光初现的新石器遗存,更有代表国家文化的都城遗址与帝王陵寝,还有见证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丰富遗物。依托这些考古发现,陕西先后建成了以兵马俑、法门寺为代表的数百座驰名中外的博物馆,是陕西乃至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金色名片”。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打通从考古发掘到保护、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的学科全链条,促进考古发掘、学术科研、阐释展示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考古发掘与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深度融合,形成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方案,是陕西考古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持续做好对杨官寨、石峁、芦山峁等大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的同时,着力提升以周原、秦雍城、秦咸阳城、汉唐长安城为重点的都城遗址考古,凝炼好其中体现的中华文明基因、深入阐释其传统文化价值,让其成为社会共享中华文明的课堂,群众可以参与的文明现场。二是推动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同时结合“十四五”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以汉长安城为代表的,具有遗产保护、文化体验、特色景观等功能的文化空间场所,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三是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让陕西省的博物馆变成全社会参与的“考古课堂、历史讲堂、文化殿堂”,积极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聚焦重大学术问题,实现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特别是在中华文明探源领域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陕西地处中华文明主舞台中央,是中国文明历史考古研究关注的核心区域,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战场。自1934年的宝鸡斗鸡台发掘以来,陕西考古人与全国同仁一道,在这片文化沃土上深入发掘,潜心探索,在境内发现了百万年旧石器人类遗存、大量具有文明曙光新石器时代遗址,及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历史遗存,特别具有国家文化代表的都城遗址与帝王陵寝等,基本构成了中华文明连续演进的发展史。未来,我们要在深入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争实现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突破。

我们将按照《“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结合陕西考古资源的特点,聚焦文明探源的关键问题和学科重大问题。

一是着力加强陕西仰韶文化和龙山时代的考古工作与研究。在全面厘清遗址分布的基础上,持续对杨官寨、石峁、芦山峁、太平等重点遗址进行发掘研究,同时有针对性开展关中东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发掘,如白水杜康、仓颉庙等遗址,以不断丰富夏代和夏文化探索的时空框架,为实证炎、黄二帝历史真实性和五千年文明信史提供翔实的考古学证据。

二是针对目前陕西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缺环,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秦岭北麓等关键区域开展一些田野考古工作。

三是继续开展秦岭地区和黄河沿岸旧石器时代考古,为中国古人类本土起源提供更多、更充分的证据支撑。

四是进一步突出周、秦、汉、唐时期考古研究,展示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独特魅力,深刻认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揭示国家治理与发展背后的文明基础,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研究者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继续深入推动新时代的中国文明探源研究,要围绕“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根本任务,大力开展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本学科中的运用,着力打造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陕西范式。

近年来,我们在考古工作中先后提出了“考古发掘是基础,科技保护是核心,陈列展示是手段,服务社会是目的”的工作原则,先后探索总结出“大范围调查、大面积勘探、小面积试掘”的大遗址考古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首倡“基地+”和“片区制”的区域考古工作模式,及提高考古工作质量与研究水平的“五化”(考古研究科学化、考古工作标准化、考古管理规范化、考古方法系统化、考古成果普及化)工作思路,建成了9个“考古基地”和4个“基建考古片区”,实现了考古工作人员固定化、专业多元化的特点,辐射带动区域的考古工作与研究的深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

日前,陕西建成开放的全国首家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构建了“科学发掘—保护利用—展示阐释”三位一体的新发展格局,打造了考古机构的新样态,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考古博物馆研究展示平台,继续加强统筹规划和学科交叉,聚焦重大考古科研项目,整合省内文博机构与高校资源,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更加全面、立体、科学、准确地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逐步建立完备的考古技术创新体系和运用体系,特别是要在田野发掘技术、考古信息提取、文物成分分析、科技检测手段、遗迹遗物保护、历史场景复原以及考古历史融合等关键领域不断拓展和完善新方法,深入提取揭示中华文明的物质基因,为推动中华文明研究与阐释提供支撑。努力打造学术研究的新高地、杰出人才的汇聚地、重大成果的孵化地、智慧考古实验地、中华文明的体验地。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贡献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为中华文明探源的中坚力量,陕西考古人不仅承担着使用丰硕的成果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揭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和重大贡献的崇高使命,更要为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贡献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力量。

一要始终牢记“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的重要论断,坚守“考古鉴今、疏通知远”的学科初心与使命,着力开展承载中华文明基因和特质的重大考古学研究项目与解读。

二要始终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坚决守护好黄帝陵、兵马俑等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以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用文化凝聚民族力量。

三要始终秉持回应“时代之需、社会之需、人民之需”的研究宗旨,坚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要加强中外展览交流与人文交流,特别是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古合作,开展文明互鉴和文明交流研究,为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贡献力量。

作为新时代陕西文物考古工作者,我们要珍视机遇、勇担重任,以“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用实际行动响应“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号召,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出陕西方案、实现陕西突破、打造陕西范式、贡献陕西力量,奋力谱写中华文明探源的陕西答卷!

(供稿:陕西省文物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